竹山招商指南
位置境域
竹山县位于湖北省西北秦巴山区腹地,十堰市西南。东邻房县,北界郧县,西北邻陕西省白河县,西交竹溪县、陕西旬阳县,南接神架林区、重庆市巫溪县。地处鄂西北山地,北属武当山,南属大巴山。竹山县地跨东经109°32—110°25’、北纬31°30’— 32°37’之间。县境东西最大横距81.8公里,南北最大纵距123.5公里。
地形地貌
全县地势由南、西向东北倾斜,特点是高差大,坡度陡,切割深。以官渡镇的瓦桑河巨型断裂为界,南为高山区,东南为二高山、低山区,中南为低山区,北为高山、二高山、低山区,西北为二高山区,中西部为低山、平丘、盆地区。海拔高差2520米。境内最高点是葱坪山,海拔2740.4米,最低是尼姑河口,海拔220米。山脉境内各山由两大山系构成。绵亘县西北的双星寨、韩家山、天堂寨、圣母山,陕西省旬阳、白河县交界,在县境东北的沧浪山、马槽山、野人山、界岭山,与郧县交界;属于由西向东定向,海拔在1500米以上,属秦岭东延余脉的界岭——武当山系。在县境东南的龙王岭、白岩寨、竹山垭子,与房县、神农架林区交界,位于县境西南部的黄宝山、黄家坪、黄龙山尖、南天门、苦菜地子、葱坪,竹溪、四川巫溪交界;由南向北定向,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,属大巴山系。此外,九华山、云霄观,在县境中南部,海拔在1000米以上;宝丰山,十转山,霍山在县境中部和中西部,海拔在600米以下。
气候
竹山县虽为副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气候,属北温带,但地处汉江、堵河盆地,又为高温区,热量比较充足。年平均气温10.2℃至15.6℃,最冷月1月-1.9℃至3.1℃,极端最低气温-9.9℃(1956年1月21日);最热月(7月)21.7℃至27.7℃,极端最高气温43.4℃(1966年7月20日),为全省极端最高气温之最。日照时数年平均1650.4小时。年平均降水量905.2毫米。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%。始霜10月10日,终霜3月20日,年平均无霜期由中部地区的252.8天,向四周递减到163.4天。年平均降雪20天左右。全年多偏西南风。主要是干旱、洪涝、低温、秋寒及冰雹。据竹山气象站对1952年至1981年降雨量的分析,30年中正常年景只有9年,其余都有程度不同的灾害。1958年7月,1975年8月,1980年6月三次暴雨的洪水,使沿河两岸庄稼一扫而光,颗粒无收,损失惨重。秋寒,按每年大于25天计算,平均5年2次,以堵河河谷中、西部丘陵,西南、东南边界山区最严重,2年1次。低温,按每年大于12天计算,平均5年2次。
水文
竹山县河流均属堵河水系,全县有大小河流646条,其中长流河98条,季节河548条。河流共长2740.7公里。流域面积在5-10平方公里的132条,10-20平方公里的57条,20-50平方公里的30条,50-100平方公里的10条,100-500平方公里的16条,500-1000平方公里的4条,1000-10000平方公里的2条,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条。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.57公里。河床稳定,多由粗砂砾石组成。堵河,发源于陕西镇坪县杉树坪及神农架台子上,流向自西、南向东北,由竹溪泗河和房县九道梁河入境,于尼姑河口出境。
土壤
竹山县土壤种类众多。黄棕壤占l527,592亩,黄棕壤性土占2315.845亩,黄沙泥土占625652亩,黄泥土占715045亩,石渣子土占1648.966亩,细石皮占433204亩,黄灰包土占282671亩,森林黄灰包土占244702亩,黄石渣子灰包土占304868亩,这7个土种在全县分布最广,占全县总面积的79.1%。分布在北部的,主要是云母片岩发育的粗骼土壤;东部沿河低丘,有少数第四纪沉积物发育的土壤,如黄棕壤和粘土黄褐土;中西部主要有水稻土,第四纪粘土黄棕壤、红沙岩黄棕壤,土层深厚,地势平缓,肥力较高;南部高山区主要为云母片岩风化物发育的粗骼土壤及高山森林土壤。
招商热线:400-151-2002